@新加坡、美國、加拿大、印度 | 減少東南亞移民工所受到的偏見
Be Real由一群在乎東南亞移民工的大學生成立。希望藉由影像,創造台灣和東南亞彼此認識的動機,讓跨文化的交流成為真實。
@紐西蘭、德國、新加坡、英國、日本、美國、澳洲、荷蘭 | 循環經濟、永續時尚、保育海陸生態。
BOTA回收再利用寶特瓶,設計出簡約、質感且耐穿的年輕化服飾。並鼓勵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,推廣永續時尚的觀念與潮流!
@美國、南非、英國 | 軟實力教育推廣
E-Lab致力於喚起大眾對軟實力的重視,透過辦理營隊、經營社群平台,讓想提升自我軟實力的人,都能擁有學習機會。
@以色列、新加坡 | 改善弱勢家庭中孩童手機成癮問題
改善弱勢家庭中孩童手機成癮問題 身為一個具多元背景的團隊,HeartWise關注弱勢家庭中孩童手機成癮的問題,透過舉辦工作坊帶領孩子也帶來改變。
@美國、芬蘭、義大利、法國、澳洲、紐西蘭 | 以資訊素養教育提升青年媒體識讀。
InkSight由一群學生、記者、社會工作者組成,期望以反轉式沈浸教案,讓高中生對社會議題建立多元觀點,提升資訊判讀、媒體識讀能力。
@美國、紐西蘭、加拿大 | 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
long time no sea是一群對海洋環保有熱忱的大學生,希望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海洋環保真正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中。
@日本、美國、英國、德國、法國 | 推動綠色會展
Sustainart 致力於綠色會展的實踐,我們關注展覽從規劃到撤場各階段所產生的廢棄物,將環保與永續性納入設計和執行,讓一場展覽的結束,不再是另一個垃圾場的誕生。
@美國 | 倡議成立並宣傳校園心理健康假
Take Your Leave由一群大學生,分別來自台大政治、政大心理、交大電機,以多元的背景進行跨域合作,為心理健康議題盡一份心力。
@紐西蘭、加拿大、澳洲、美國 | 解決當代原青與跨世代家庭關係
團隊組成來自不同族群、部落的青年,有著不同的家庭生命故事,透過拉近跨世代原青的家庭關係找回自我認同。
@日本、新加坡、英國、美國、澳洲 | 透過活動設計改善並加深人與動物互動關係
「影」一字具有延綿的意象,傳達團隊期待每個動物園能「說自己的故事」,並傳承生態保育的理念給下一代;和國際組織交流時,團隊則是介紹自己為ZOOING,希望能以進行式ing傳達團隊期望動物園永續的理念。
@美國、日本、阿爾巴尼亞 | 幫助高中生學習自我探索議題
團隊嚮往社會上的成功,卻時常忽略內心的想法,「人生書家」用網站、工作坊帶領大家找尋自我目標,並製作自己的人生之書。
@日本、巴西 | 讓缺乏地方背景者參與其文化傳承
透過移居者與地方生活經驗者文化碰撞,結合該地學子、社區、企業工作坊對話,讓有多元產業發展。
@紐西蘭、美國 | 以豐坪溪水力開發案看見部落與能源的共同永續
山鹽青是一群期許在文化與環境永續下,能夠成為像山鹽青的存在,不分族群,無私地提供重要的鹽份給生活在島嶼上的生命們。
@美國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比利時 | 戒菸
藉由互動式戒菸app提供菸友們一個正向且可持續的戒菸環境並,並持續推廣菸害防制及戒菸正確觀念。
@日本 | 失智症早期篩檢推廣與非藥物訓練
團隊多為社區健康促進專長具實務經驗,藉由社區據點式篩檢失智症,同時推廣失智症照護與衛教知識。
@美國、法國、德國、新加坡 | 推廣共乘達到節能減碳以及節省交通成本的效益。
希望藉由推廣共乘,讓暴露在交通不便風險下的大學生,有更舒適的交通體驗,同時達到節能減碳以及節省交通成本的效益。 因為培訓營集思廣益,讓不同學校以及不同年齡的我們聚在一塊,藉由每次的線上討論,逐漸找到團隊想要創造的社會影響力,相信雖然大家文化經歷不同,但是藉由共乘這個議題拉近彼此關係,並且創造社會影響力。
@西班牙、義大利、斯洛維尼亞、英國、土耳其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 | 刺繡文化傳承推廣
以刺繡工藝為文化底蘊,透過網絡、展覽、工作坊、國際交流等方式推廣,讓更多人了解和學習台灣刺繡工藝,並提高公眾對刺繡工藝的關注和認識。
@日本、法國、加拿大、英國 | 高齡行人交通安全
期望一個以人為本的安全社區,透過教育、心裡技巧及運動訓練降低高齡行人因交通事故傷亡之數量,促進健康地老化,共創每一位尊嚴的生活。
@芬蘭、瑞典、西班牙、美國、日本 | 家庭情感功能重建
溫暖的暖桌被是寒冬裡的慰藉。在壓力膨脹的社會中,團隊期盼用玩樂勇氣圈的方式找回家庭的情感回應流。
@德國、英國 | 咖啡渣循環
啡同凡響是愛好喝咖啡的團隊。計劃透過咖啡渣回收機制、沉浸式體驗及手作坊,讓民眾察覺咖啡渣循環利用價值。
@英國、澳洲、美國 | 中高齡婦女實踐自我價值
|透過社群力量,讓人生更晉級| 藉跨世代合作為中斷職涯的女性提供資源整合與心理支持,開啟多元人生選擇。
@美國、英國、比利時 |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壓力處理
晴時有雨,陪伴大學生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壓力,在網路平台與實體校園中,建立彼此的關懷網絡,一同度過陣陣雷雨。
@美國、印度、日本、越南、西班牙 | 透過信件交流來擴展高中生對未來的想像
鄉信團隊是由來自政大的學生組成,因為都曾對未來志向感到迷茫,因此期望藉由信件交流幫助高中生找到未來的方向。
@日本、挪威 | 高齡者運動訓練及社會參與的重要性
銀河學院期望透過「預防失能」的運動指導介入,預防高齡者失能或失智的發生,讓長者能夠更加健康、快樂,也更有自主性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
@日本、美國、印度、香港 | 女性無家者守護與社會連結建立
蝸牛小姐致力於改善女性無家者困境,使其能尋得溫暖的避風港,像蝸牛疲累、遭受危險時能擁有遮風避雨的殼。